top of page
Rechercher

《容量的進出口 Vessel》龔寶稜個展

  • Photo du rédacteur: ZoneArt
    ZoneArt
  • 26 nov. 2021
  • 2 min de lecture

展覽日期|2021.11.18(四)~2021.12.09(四) 開放時間|星期二~星期日12:00-18:00 (星期一與國定假日公休) 展覽地點|众藝術Zone Art (桃園市桃園區中埔六街196巷22號)

展覽座談|2021.11.27(六)15:00 與談人|陳晞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展覽簡介|

______________數個空間中,容量的交換。 ⼀毫升的光,五公升的氣體,同時填滿也同時蒸散,接著,在累加起來的體積,⽤想像劃⼀道切⼝,來盛裝那些微量的⾊光。______________

此展覽關於繪畫的⾏動、操作⽅式及其循環系統,回溯繪畫形成的過程,想著所有的物質們流向哪裡並疊加成多少體積。

談論那些 成為 或 沒有成為 的流圈。

空間,容積,容量:填充,抽空。

  1. 把洗筆⽔倒掉

  2. ⼀個不⼩⼼的調⾊

  3. 五⽇的沈澱

  4. 開始變得透明

  5. 回收

  6. 乾掉的⽪膚薄膜

藝術家簡介| 龔寶稜,居住並⼯作於桃園。 創作以繪畫空間作為引⼦,再逐步攤開並延展到空間裝置。將繪畫視為物件,同時想像繪畫的空間邊界,繪畫裝載並填充了什麼。 近期的創作是基於不同層次的空間及居家場景的研究。揉雜對房屋,容器和⼈類理想⽣活之想像和概念作為路徑。試圖透過作品抓取空間中隱藏的開⼝,提取⼤量⽣產下製造出的物件們本⾝潛在的特殊質地,透過不同程度的介入和揀選組織另⼀種空間紋理。⽽當現成物件脫離全然的功能性敘事背景,如何被指認,被閱讀,是否產⽣了新的功能、新的空間。

與談⼈簡介| 陳晞,現⽣活於台北。 以藝評與另類⽂化研究⼯作為志業,現職為非池中藝術網資深編輯。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藝術理論與評論研究所。⽂章散⾒於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典藏ARTOUCH、《歷史⽂物》、《新北美誌》、《幼獅⽂藝》、Fliper與ARTSPIRE等期刊媒體。曾獲第七屆鴻梅新⼈獎藝術評論組新⼈獎與專家評選獎、入選「機制‧移⾏‧內外—重建臺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青年學 者⼯作坊,論⽂散⾒於臺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與臺灣社會學年會等。 ⽬前主要嘗試著以後媒介與新物質主義為觀點,探索當代藝術中的物性、繪畫性以及抽象化⽅法, 亦對於另類⽂化和視覺語⾔的迷因混種⽅法深感興趣。

 
 
 

Comments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中埔六街196巷22號.
No.22, Ln. 196, Zhongpu 6th St., Taoyuan Dist., Taoyuan City 330, Taiwan (R.O.C.)

Email|vpzoneart@gmail.com
Tel|03-3251893​
Opening | 星期三至星期日 12:00-18:00
(國定假日公休)

© 2017 by VP Zone Art. with Wix.com

众藝術|非常人藝術文化有限公司
組織營運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bottom of page